作者: 丁燏 簡紀常 吳灶和 柏莉莉 劉劍峰 林丹 余軍
來源:《海洋與湖沼》 2009年5月第40卷第3期
摘要:采用涂布法、劃線分離法以及形態學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,對湛江湖光巖微生物進行了分離純化及部分性質研究;同時用平板菌落計數法對其異養細菌、真菌和弧菌等 的數量進行初步統計。采用牛津杯法,對拮抗細菌進行篩選和培養特性研究。結果表明,微生物數量與種類在水平分布上具有顯著差異。底泥異養菌總量為(1.3 —8.6)×108 cfu/g,真菌總量為(0.1—5.7)×107 cfu/g。而水體細菌總量為(0.5—6.7)×105 cfu/ml,真菌總量為(0.4—1.1)×103 cfu/ml。共分離純化到148株細菌,經篩選發現16株細菌對溶藻弧菌(Vibrio alginolyticus)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,占細菌總數的10.8%,其中菌株DH078和DH113對溶藻弧菌的拈抗作用最明顯。結果還表明,細菌DH078在營養肉湯中培養4d抑菌活性最強,其產生抗菌活性物質的最佳條件是稀釋2倍的營養肉湯、蛋白胨0.6%、牛肉膏0.6%、酵母膏0.2%、 鹽度0和pH7.0。可見湖光巖微生物資源較為豐富,本研究可為保護和充分開發利用湖光巖微生物提供科學依據。
關鍵詞:湖光巖(瑪珥湖); 微生物; 拮抗菌; 培養條件; 篩選